【编者按】为了更好地弘扬范蠡文化,“文化影响力”微信公众平台决定开设“蠡学研究”专栏,把最好的范蠡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。
范蠡(约前520年-前446年),字少伯,春秋楚国宛(今河南南阳)人,著名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思想家、外交家、教育家、经济学家、实业家。他事越二十余年,助勾践兴越灭吴。功成之后,辞官经商,成为亿万富翁,民间尊其为财神、商圣。他三散千金,资助穷人,又是中华慈善鼻祖。他“忠以为国,智以保身,商以致富,成名天下”,几近完人。 南阳籍在京文化学者夏廷献先生,自1992年开始研究范蠡,先后在《人民日报》《解放军报》等报刊发表系列文章。1994年7月在《新剧本》发表六幕历史剧本《商圣范蠡》,是把范蠡冠以“商圣“头衔的第一人。 《百问百答说范蠡》是夏先生1992至2018年研究成果的汇集。该书分条析理,旁征博引,古为今用,对我们全面了解范蠡文化大有裨益。征得先生同意,本号“蠡学研究”专栏近期将连载该书,以飨读者。※
《百问百答说范蠡》从读者阅读兴趣出发,采用“问题式”文体——百问百答,介绍了春秋末期越国上大夫、上将军范蠡智勇双全的完满人生,阐述了范蠡的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哲学、外交、教育、商业、经营等光辉思想,探讨了姜子牙、百里奚、管仲、老子、孔子等圣人思想和业绩对范蠡的影响,在与文种、伍子胥、孙武、子贡、白圭、吕不韦、张良、刘基、诸葛亮等风云人物的比较中,展现了范蠡兴国富家的卓越才能和实践,揭示了范蠡特立独行的人格,论述了范蠡的历史功绩和研究范蠡的现实意义。是用“准学术”方法研究历史人物、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的尝试性作品。
百问百答题说范蠡,总有一个问题你会感兴趣。
夏廷献《百问百答说范蠡》56——
天下第一美女西施的下落如何
西施在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之后,下落如何,后世有各种各样的说法,我曾将其概括为以下六种:在一些话本和戏剧中演绎的情节是,西施助越国灭掉吴国后,一方面感到欣慰——完成了母国交给自己的使命。另一方面也感到内疚,觉得对不起对她百般宠爱的吴王夫差,在一种异常矛盾的心理中,辗转徘徊,不能解脱,最后自缢于人去楼空的馆娃宫内。这种说法较为风行,典籍中也有记载。东汉人所写的《越绝书》中记述:“西施,亡吴后复归范蠡,同泛五湖而去。”文学戏剧作品大都这么描绘。说吴国灭亡的当天,范蠡做了两件事,一件是劝他的好朋友、一起共患难的文种,趁早离开勾践。他说勾践这个人只能共患难,不能共安乐,如果不走的话,必然是“狡兔死,走狗烹;飞鸟尽,良弓藏。”可借文种没有听他的劝告,果然被勾践所杀。再一件事就是,在姑苏台下花荫深处找到了萎顿不堪的旧日情人西施,仓皇逃到太湖,双双驾一叶扁舟,消失在烟波浩渺之中。苏东坡曾经写道:“五湖问道,扁舟归去,仍携西子。”在山东肥城陶山,建有“范蠡和西施墓”。 吴国灭亡以后,越王因为西施的美貌想要将她留在自己身边。范蠡坚决反对,他要越王吸取吴王教训,不能被美色诱惑。他设下计策,派人用越王的专用车把西施骗到太湖,又把她骗上船,到湖心的时候,趁西施不注意,狠心将西施从船上推下,西施就这样溺死于太湖之中了。这种说法,有贬低勾践、鞭挞范蠡无情之用意,不太流行。民间有一种传说,吴王自刎、吴国灭亡后,吴人把一腔怒火都发泄在西施身上,用锦缎将她层层裹住,沉在扬子江心。《东坡异物志》载:“扬子江有美人鱼,又称西施鱼,一日数易其色,肉细味美,妇人食之,可增媚态,据云系西施沉江后幻化而成。”唐代罗隐写诗道:“家国兴亡自有时,吴人何苦怨西施。西施若解倾吴国,越国亡来又为谁。”从唐代人写的这首诗中,可以看出西施“被吴人沉江说”,有一定市场。越王勾践曾说:“亡吴之功,西施当属也。”传说勾践认为吴国的灭亡源于夫差沉湎于西施的美色,为了避免西施的美色反过来殃及越国,他恩将仇报,赐西施沉江而死。这种说法和“被吴人沉江说”“被范蠡沉湖说”是异曲同工,都把西施看成了“红颜祸水”。传说越国灭吴后,勾践看到西施姿色依然,欲收进后宫。越王后认为西施是“祸国之女”,担心被勾践收进后宫后祸害越国,就令手下将其裹进鸱夷——牛皮袋子中沉入江底了。这种说法因为符合君王好色、王后妒嫉的习惯认识,比较流行。《东周列国志》上就是这种说法。“沉江说”,典籍记载也较早,上面已经说到,《墨子•亲士篇》中就是这样说的。《吴越春秋》也明确记载:“吴王亡后,越浮西施于江,令随鸱夷以终。”这里的“鸱夷”,有人解释是指范蠡,根据是范蠡曾经“变名易姓,适齐为鸱夷子皮。”(《史记•货殖列传》)。笔者认为这里的“鸱夷”,解释为“牛皮”较为合理。意思是把西施用牛皮一裹,“浮于江”上了。范蠡改姓名为“鸱夷子皮”,是纪念朋友和对手伍子胥的——伍子胥被夫差赐死后用鸱夷——牛皮收敛的尸体。唐人司马贞的《史记索引》载:“鸱夷子皮,范蠡自谓也。盖以吴王杀子胥而盛鸱夷,今蠡自以有罪,故为号也。”还有一个反证:浙江沿海一带一道名菜“西施舌”(一种蛤砺肉),据说就是纪念西施沉江的,所谓美女加美食。以上六种说法,除了第一种“自缢馆娃宫”、第二种“被范蠡带走”,其他四种都是被“他沉”而死。笔者是相信第六种“被王后沉江”说的,在1996年出版的《范蠡》一书和2006年编写的歌舞剧脚本《沉美——西施之死》中,也是这么写的:西施功成名就之后希望回到老家过平静生活而不得,被越王后派人将其裹上牛皮沉入江底、遗体浮起、范蠡发现、派人送回老家。2013年7月、2014年初,因研究“范蠡文化”而结识的无锡文化学者陈国华先生先后三次给笔者发来考证“西施自沉在无锡”的电子邮件。2014年5月29日陈先生寄来了他在《无锡新区》杂志总第253期“人文”栏目上发表的《西施长眠地在无锡后宅》——“情景再现式”的学术论文。对墨子在《墨子•亲士篇》中说的“西施之沉,其美也”进行了新解读,认为“沉”字包含他沉和自沉。他在分析了当时越国沉浸在巨大胜利之中的政治背景、社会舆论和可以决定西施命运的勾践、越王后的心态后,排除了“他沉”的可能,认为西施是自沉。陈先生实际调查,发现无锡东郊后宅镇有祖辈流传下来的三个地名:西施庄、西施墩(墓丘)、三叹荡。在深入论证后,得出结论是“西施自沉三叹荡”,也就是说,西施在太湖自沉。在“西施下落研究”的多种说法中,独树一帜,令人耳目一新。这一说法,和民间流传的第一种“愧疚自缢说”接近,心理状态相同,自我了断的方式、地点不同。“三叹荡”这个地名,据说是范蠡在这儿有“人生三叹”:一叹君主争权利,天下百姓受苦凄;二叹女子命可悲,常被用作美人计;三叹时光流水去,山水仍在物已非。笔者认为,地名,往往是纪念历史事件、反映人文现象的“化石”。陈国华先生的考证,具有很强的可信度,对“西施文化研究”是一个贡献。结构了一部歌舞剧脚本《西施魂》,《范蠡研究》2017年第1 期刊登。西施于公元前473年左右故去,享年34岁。其下落虽然说法不一,但一直活在国人心中是肯定无疑的。